中国日用品网 - 日用品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新闻资讯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新闻资讯 > 博物馆丨香囊,在古时可是“日用品”哦
9.biz | 商业搜索

博物馆丨香囊,在古时可是“日用品”哦

信息来源:riyongpin.biz   时间: 2020-12-16  浏览次数:19

<\/p>

香囊,在古时可是“日用品”哦<\/p>

每逢端午,城市的小街巷不时有卖香荷包的摊贩出现,那些用光鲜的丝绸和五彩线刺绣的各式荷包,传递着一份古老习俗。<\/p>

<\/p>

香荷包其实就叫香囊。如今端午节的荷包应该是香囊的发展和变种,从一种实用品变成纯粹的装饰品,少了实用品可以开合纳物的作用,多了更绚丽复杂的造型。其实,古时候香囊的式样很简单,就一只小巧纹绣的长形袋子。可别小看了这只袋子,它的样式简单,作用却不简单:古代的医疗技术远不如现在发达,特别是春夏之际,虫害和时疫流行。聪明的古代人是怎么消毒防病的呢?他们就佩戴上这种包有药材的香囊。这些香囊既能治病除臭驱虫,还散发着芳香的味道。<\/p>

古时的囊,一般以锦制作,但也有用绫制作的,用锦做面料的叫锦囊,用绫制作的叫绫囊。譬如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褐地刺绣花卉纹锦囊、褐地刺绣花卉纹绫囊及红地刺绣圆珠纹绫囊,或用锦制作,或用绫制作,不过,无论用什么样的丝织品制作,作为囊的作用和情趣是一般无二的,它们都是古代男子系在腰间用来收纳随身小物品的一种小袋。因为是系在腰间鞶[pán]带上的,因此又称作鞶囊。<\/p>

<\/p>

褐地刺绣花卉纹绫囊<\/p>

<\/p>

红地刺绣圆珠纹绫囊<\/p>

<\/p>

褐地刺绣花卉纹锦囊<\/p>

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这三只鞶囊都是唐代遗留下来的此类刺绣品中的精品,《旧唐书·舆服志》载“二品以上金镂,三品以上银镂,五品以上彩镂,文官寻常入内及在本司常服之”。唐代上至皇帝、太子,下至男女侍者,中间有武士、仪卫及外国蕃君长等均可佩戴鞶囊,天子、皇太子佩“金镂玉鉤”(《新唐书·舆服志》)鞶囊样式,官员据品级有金镂、金银镂、银镂和彩镂之差别。和所有的服饰一样,在封建社会,便是佩戴个香囊也得分等级,不是想佩什么就能佩的。<\/p>

有趣的是,香囊出现的早期是男人佩戴,并且香囊并不是只有端午节才佩戴,而是日用品。战国时期,屈原《离骚》中有“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江离、辟芷、秋兰均为香草。纫,乃连缀之意。佩即佩帏,在这里既指香囊,也含佩戴之意。全句的意思是把装满香草的佩帏带在身上。这说明香囊早在屈原所处的战国时代已是一种饰物了。<\/p>

<\/p>

小知识<\/p>

香囊之乡在庆阳<\/p>

甘肃庆阳,被誉为中国香囊刺绣之乡。庆阳的香囊,继承并发展了中国香囊刺绣的传统,工艺精湛,立体感强,动静互补,民俗意识深厚。每件香囊都有其美好的象征性,作为端午节的民间传统饰物,庆阳香囊渗透着“祈福辟邪”的象征意义。<\/p>

<\/p>

<\/p>

庆阳香囊之所以有如此久远的历史,是因为庆阳地区有着浓郁的农耕文化底蕴。农耕文化的典型特点是男耕女织,女子在社会家庭中主要任务是织布缝衣,因此便精于女红(nǚ gōng),香囊作为女红工艺品的代表,成为点缀生活,表达感情的最好载体。每年端午节,大小孩子都要佩戴香囊,尤其是幼童,身上缀满了各式各样表示吉祥祝福、驱邪镇恶的香囊。从2002年开始,庆阳市每年在端阳节期间都要举办“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p>

<\/p>

延伸下丨锦囊与妙计<\/p>

提到锦囊,人们的第一反应大概是“锦囊妙计”四个字吧。提到锦囊,就想到《三国演义》中刘备去东吴招亲时诸葛亮送给赵云的三只锦囊,那可不是普通的锦囊啊,三只锦囊里面藏的是“东吴招亲应急三方案”,就这三只锦囊,让刘备化险为夷,变被动为主动,既娶了夫人又折了孙家的兵!<\/p>

不只诸葛亮的妙计藏在锦囊中,事实上,曹操也给曹仁留过锦囊妙计。《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赤壁之战后,曹仁就凭曹丞相给他的锦囊妙计大败东吴周瑜,以雪赤壁之耻。只不过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乃是智慧的化身,孔明的妙计脍炙人口,其他人的妙计就不值一提了。<\/p>

为什么妙计要藏到锦囊中?因为锦囊是不离身的物件啊,古人往往把诗稿啊机密文件什么的都藏在这种贴身戴的小袋子里,一则方便,二则安全。至于锦囊藏诗稿的故事,最典型的当属唐代以鬼才闻名的诗人李贺了,李贺每天早晨出门,骑着匹瘦马,带着个书童,灵感来了随手写几句诗就装进随身戴的囊中——真是个落拓诗人的典型模样!<\/p>

<\/p>

香囊与爱情<\/p>

不管是香囊、锦囊还是绫囊,都是男子们贴身佩戴不离身之物,是最亲近的存在,而这些绫罗绸缎五彩丝线绣成的物件,都是女子一针一线精心绣出来的。所以,天然地,香囊便成了古代青年男女的定情之物。以针代笔,字格簪花,恋爱中的女子在香囊上绣上花卉蝴蝶、鸳鸯戏水等情意绵绵的花纹图案,送给中意的男子表达她的情意。因此,香囊就成了古代男女爱情的特殊载体,绣荷包、丢香囊在传统戏曲中是很常见的桥段。<\/p>

唐代时,女子贵妇佩戴香囊成为一股潮流,据说,绝代美女杨贵妃便是这股潮流的引领者之一。据《旧唐书·杨贵妃传》记载,安史之乱后,唐玄宗自蜀地返京都,因思念旧情,便秘密派人改葬杨贵妃,但挖开旧冢时发现“肌肤已坏,而香囊仍在”。意思是说,杨玉环的尸体已经腐烂,只剩下香囊了。据说杨玉环佩戴的香囊乃一银制香囊。这一个小小银香囊承载了一段凄美爱情故事,更饱含着中国古人巧夺天工的智慧。<\/p>

掌上兰州·兰州晨报记者 陈芊<\/p>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日用品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