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曾经说过乙肝不会通过握手和拥抱等行为进行传播,那乙肝病毒的家庭(族)聚集性又是从何未来呢?别急,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乙肝病毒(HBV)是如何通过日常接触和日用品进行传播的。
有调查发现,乙肝患者的家庭(族)聚集性占60%到80%以上,例如:在两个村子104个家庭中的调查中显示,有感染乙肝病毒者(59.22%)的家庭有61个,而一个家庭内有2例以上的乙肝病毒感染者就有34个家庭(32.7%)。可见乙肝病毒感染的家庭(族)聚集性非常多见。
很多人也许会好奇,乙肝病毒一般不都是通过母婴传染的么?
不错,有50%的家庭(族)聚集性传播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的,但家人间的日常生活、密切接触的传播也占了一定的比例。
日常的接触和日用品是如何传播HBV的呢?
主要是家庭人员之间的生活中密切接触给HBV感染创造了机会,夫妻、兄弟姐妹、母女、父子、祖孙之间部可能发生水平传播。
如女性月经、共用牙具、刮脸刀、小伤口、深度接吻等,都可能给HBV扩散增加机会,还有电话、门把手、纸币、儿童玩具、碗筷等,均可被HBV所污染。
有人在HBV感染者家庭内检查,家具和日用品有很高的HBV污染率:
1、牙刷和牙怀的污染率为50%
2、婴儿奶瓶为30%,桌面、凳子、门把手污染率为7%。HBV虽然不能通过消化道传播,但在家庭内大家反复使用共同的餐具,相互密切接触,HBV也有可能被带入口腔,如口腔内黏膜有轻微破损,会给HBV以可乘之机。
专家们指出,如果家庭中有人的血清HBVDNA浓度大于10的9次方拷贝/毫升,在日常生活中就有较强的感染性。
那如果发现乙肝,应该怎么办呢?
话分两头:一方面是患者本人要考虑如何进一步的诊治及保健;另一方面,是家里人要做些什么来预防被传染。
对于患者本人,仅仅发现有乙肝还不能做什么,进一步的做肝功能、甲胎蛋白、B超、乙肝病毒DNA等检查,才能了解患者肝脏的现状,以确定需不需要抗病毒治疗。当乙肝已经发展到需要治疗的地步时,就要积极采取治疗。
丙酚替诺福韦(TAF)作为各大指南推荐的一线口服抗病毒药物,具有出色的抗病毒效果,几乎不存在耐药变异的问题,并且副作用极小,在药物安全性上表现优异。印度Mylan仿制的TAF经过美国吉利德原厂授权,生产的TAF与原药药效一致,价格更适合普通家庭的患者长期服用(可搜印度-全 球 药 房 商 城订gou),如今国内对仿制药放宽条件,患者可以直接在商城订下自己所需药品。
对于家人来说,也没有必要那么害怕的。密切接触的家人,都可以去医院查一下乙肝两对半,看看有没有抗体。如果没有抗体,完全可以通过注射乙肝疫苗获得抗体,来预防乙肝。家人发现乙肝,其实处理越简单越好,接受医生的建议该做检查就做检查,该治疗就治疗。对于其他家人来说,注射乙肝疫苗是最好的预防办法。